江神子·博山道中书王氏壁

江神子·博山道中书王氏壁朗读

一川松竹任横斜,有人家,被云遮。雪后疏梅,时见两三花。比着桃源溪上路,风景好,不争多。

旗亭有酒径须赊,晚寒些,怎禁他。醉里匆匆,归骑自随车。白发苍颜吾老矣,只此地,是生涯。

译文

道路两旁满地都是枝横叶斜的松竹,山中有一些人家被云雾遮住了。下雪后稀疏的梅树上,不时看到两三朵花。跟陶渊明所说的桃花运溪边路上相比,风景好得差不多。

天晚了,酒店里有酒尽管去赊来喝吧,不然晚上天气寒冷,怎么能经受得住。醉酒后匆匆赶路回去,乘坐的马随车而行。我头发已白,容颜苍老,就在这里度过晚年吧。

注释

江神子:词牌名,即“江城子”。博山:《舆地纪胜》江南东路信州:“博山在永丰西二十里,古名通元峰,以形似庐山香炉峰,故改今名。”

一川:即“一片”或“满地”。

桃源:即桃花源。

不争多:即差不多。一作“不争些”。

晚寒些:一作“晚寒咱”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邓广铬.稼轩词编年笺注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7:173

江神子·博山道中书王氏壁创作背景

  这首词当作于淳熙十四年(1187)前后,当时辛弃疾闲居带湖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谢俊华.辛弃疾全词详注(上册).沈阳:辽宁人民出版社,2016:249-250

  此词咏博山道中漫游的情景。上片先写冬春之交的博山道上,松竹横斜,雪后疏梅,白云人家,景色自然优美。再虚拟,言此风格较之于桃花源毫不逊色。下片谓流连徘徊中,不觉已日色向晚,故而旗亭赊酒,醉里归晚。最后叹老嗟衰,以不甘心只以悠游山水为生涯作结,于闲适狂放中转出一缕英雄末路之悲,可谓寓浓于淡。

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 ...

辛弃疾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驽骀无力自蹉跎,重过龙门感自多。南海甘棠留世泽,西淮流水叹恩波。

操同清□常依鹤,书寄山阴好换鹅。一奏玉琴江月上,倚流閒听县人歌。

()

浮云渐尽尚模糊,惭说星眸恋若珠。对面花如隔秘雾,推窗月似障纱幮。

难同阮藉论青白,好向维摩参寂无。忽忆东堂狂饮夜,灯光烂灿醉呼卢。

()

我年三十九,白髭有一茎。当时初见之,妻子殊为惊。

今年四十二,白者日益多。朝来明镜中,对之不复嗟。

()

青青长信草,无意学逢迎。不厌凄凉地,春来还自生。

()

我性爱风竹,历耳如筦弦。两日偶不闻,但见青摩烟。

半夜意展转,时闻雁翩翩。未能叫云月,而我独不眠。

()

湖边策杖步新晴,陡觉胸襟万虑平。

老去不须防意马,静中已是息心兵。

()